ISG 管道泵啟動前需要進行哪些準備工作?
ISG管道泵啟動前需要進行哪些準備工作?
泵體與管道系統的檢查是啟動準備的首要環節。需先確認泵體安裝是否牢固,底座螺栓是否均勻擰緊(扭矩應符合設備說明書要求,通常為30-50N?m),避免運行時因振動導致位移。檢查進出口管道的連接狀態,法蘭密封面需平整無劃痕,墊片規格與介質特性匹配(輸送熱水時需使用耐溫石棉墊片,輸送腐蝕性液體時需用丁腈橡膠墊片),確保無滲漏隱患。同時,需驗證管道與泵體的同心度,偏差應控制在0.1mm/m以內,否則會導致聯軸器運行時產生附加力矩,加劇軸承磨損。對于新裝管道,需徹底清理內部的焊渣、鐵銹等雜物,可通過開啟末端閥門沖洗管道,直至流出清水,防止雜質進入泵體損壞葉輪。
ISG管道泵
介質與液位的確認是防止泵體空轉的關鍵。ISG管道泵為離心泵,必須在泵腔充滿介質的狀態下啟動,因此需檢查吸入側液位是否滿足要求:若為吸上式安裝(泵體高于液位),需確保吸入高度不超過泵的允許吸程(通常為3-5米),并打開泵體頂部的排氣閥,手動灌注介質直至排氣閥連續出水,確認泵腔已排盡空氣;若為自灌式安裝(液位高于泵體),只需打開吸入閥,讓介質自然流入泵腔即可。同時,需核對輸送介質的物理參數,如溫度(普通鑄鐵泵適用≤80℃,熱水型泵≤120℃)、粘度(不超過20cSt)、腐蝕性等,確保與泵體材質匹配(不銹鋼泵可輸送弱腐蝕性液體,鑄鐵泵僅適用于清水或輕度污染水)。
電氣系統的安全檢查直接關系到啟動安全。首先檢查電源線規格是否符合電機功率要求(如7.5kW電機需配4mm²銅芯線),接線端子是否牢固連接,接地電阻應≤4Ω,防止漏電事故。核對控制柜內的保護裝置參數,過載保護電流應設定為電機額定電流的1.1-1.25倍,熱繼電器動作時間調整至10-15秒,確保既能躲過啟動沖擊電流,又能在異常過載時及時切斷電源。對于帶變頻控制的系統,需檢查變頻器參數設置,載波頻率通常設為5-8kHz(降低運行噪音),加速時間設定為10-20秒(避免啟動電流過大)。最后,手動轉動聯軸器(需斷電操作),感受轉動是否順暢,無卡澀或異響,否則可能是葉輪與泵殼摩擦或軸承卡滯,需拆解檢查。
閥門與輔助裝置的調試是優化啟動工況的重要步驟。啟動前應關閉出口閥門(軸流泵除外),減少啟動時的阻力矩,待泵體達到額定轉速后再緩慢開啟出口閥門(開啟時間不少于30秒),避免管網壓力驟升導致水擊。檢查壓力表、流量計等儀表是否正常顯示,量程應與系統壓力匹配(通常為工作壓力的1.5倍),確保能準確監測運行參數。對于輸送高溫介質的ISG管道泵,需確認機械密封的冷卻系統(如冷卻水管路、散熱風扇)是否暢通,防止密封件因高溫失效。
ISG管道泵
試運行前的功能驗證能提前發現潛在問題。首次啟動前,可進行點動測試:接通電源后立即斷電,觀察電機轉向是否與泵體上的箭頭標識一致,反轉會導致流量驟降甚至損壞電機。若轉向錯誤,需調換電源相序。點動后檢查泵體有無異常聲響,軸承座溫度是否正常(環境溫度+30℃以內為正常)。對于大型ISG管道泵(功率≥15kW),建議進行空載試運行(關閉進出口閥門,運行5-10分鐘),監測電機電流是否穩定在額定電流的30%-50%,無異常振動(振幅≤0.08mm)。
啟動前的最后核查需形成標準化流程。可對照設備說明書的啟動檢查表,逐一確認:泵體排氣完成、進出口閥門狀態正確、電氣保護裝置就緒、無關人員已撤離設備運行區域等。對于自動化系統,需測試遠程啟動信號是否正常,聯動閥門能否按預設程序動作。完成所有檢查后,在控制柜懸掛“準備啟動”標識,方可進行正式啟動操作。
ISG管道泵啟動前需要進行哪些準備工作?以上就是三利泵業集團給大家分享了相關的內容。ISG管道泵啟動前的準備工作是一個系統性過程,涉及機械、電氣、介質等多個維度。嚴格按照規范完成每一項檢查,既能避免“帶病啟動”導致的設備損壞,也能為后續的穩定運行奠定基礎。對于新手操作人員,建議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完成首次啟動,并記錄各項參數作為后續運行的參考基準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