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負壓設備供水最高能到幾樓?
無負壓設備供水最高能到幾樓?
一、先搞懂原理:無負壓設備如何實現高層供水?
無負壓設備通過“疊壓市政管網壓力+變頻增壓”的方式供水,無需修建蓄水池,直接連接市政管網。市政管網本身有0.2-0.4MPa的基礎壓力(相當于20-40米揚程),設備通過變頻泵組疊加壓力,將水輸送至更高樓層。例如市政壓力為0.3MPa(30米),設備疊加0.5MPa(50米)壓力,總供水高度可達80米,能覆蓋25層左右的高層建筑。其核心優勢是“借力市政壓力”,比傳統變頻恒壓設備更節能,供水高度也更靈活。
無負壓設備
二、供水高度上限:按設備類型與建筑場景劃分
無負壓設備的供水高度主要取決于泵組揚程,不同型號的設備適配不同樓層,常見范圍如下:
小型無負壓設備(單泵/雙泵組):揚程50-80米,適配10-25層建筑(按每層3米計算,下同)。這類設備功率2.2-7.5kW,適合小高層住宅、小型商業樓,市政壓力充足時(≥0.3MPa),可直接供至20層以上。
中型無負壓設備(三泵/四泵組):揚程80-120米,適配25-40層建筑。功率7.5-15kW,采用多級離心泵組,可通過“分區供水”(低區利用市政壓力,高區疊加增壓)覆蓋超高層住宅的中高區。
大型無負壓設備(多泵組+分區模塊):揚程120-200米,適配40-60層超高層建筑。功率15-37kW,結合“豎向分區”設計,將建筑分為低、中、高三個供水區,每個區配置獨立泵組,避免單泵組揚程不足,同時降低管道壓力(避免低層管道超壓爆裂)。
需注意:實際供水樓層需扣除“市政壓力覆蓋范圍”。若市政壓力能供至6層(約18米),則揚程80米的設備實際可額外供至(80-18)÷3≈20層,總計覆蓋26層。
三、核心影響因素:這些細節決定供水高度
市政管網壓力:是無負壓設備的“基礎動力”,壓力越高,設備需疊加的揚程越少,供水樓層越高。若市政壓力僅0.2MPa(20米),即使設備揚程100米,總供水高度也僅120米(40層);若市政壓力達0.4MPa(40米),相同設備可供至140米(46層)。
管道阻力損耗:管道管徑、彎頭數量、管材粗糙度會消耗壓力。例如DN100的鋼管,每100米阻力約5米揚程,20個90°彎頭阻力約10米揚程,若管道總長200米,總阻力損耗達20米,會直接導致供水高度減少6-7層。
設備選型匹配度:若泵組揚程不足、電機功率不夠,或變頻控制系統響應滯后,會導致高區壓力不足。某30層住宅因選用揚程80米的設備(實際需90米),導致28-30層水壓偏低,需更換更高揚程泵組。
無負壓設備
四、選型與安裝:3步確保供水達標
精準核算需求:先測量市政管網壓力(聯系自來水公司獲取數據),再計算建筑總高度(從市政接口到頂層出水口的垂直距離),總揚程=建筑高度+管道阻力+安全余量(10%-20%)。例如30層建筑(總高90米),管道阻力20米,安全余量11米,總揚程需121米,應選用揚程120-130米的設備。
采用分區供水:40層以上超高層建筑建議分2-3區供水,低區(1-15層)利用市政壓力或低揚程泵組,中區(16-30層)、高區(31層以上)分別配置對應揚程的泵組,避免“大馬拉小車”或揚程不足。
優化管道設計:選用大管徑、光滑內壁的管材(如PPR管、襯塑鋼管),減少彎頭和變徑數量;管道安裝時保持合理坡度,定期清理管道結垢,降低阻力損耗。
無負壓設備供水最高能到幾樓?以上就是上海三利泵業給大家解答了相關的疑問。無負壓設備的供水高度無絕對上限,關鍵在于“按需匹配”。選型前需全面掌握市政壓力、建筑高度、管道布局等參數,必要時請專業設計院出具供水方案,確保設備既能滿足高層供水需求,又能穩定節能運行,避免因選型不當導致水壓不足、頻繁故障等問題。

